行业新闻 美盛纪事
2023年国内芯片制造设备进口额同比增长14%
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芯片制造设备的进口额为2805亿元(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4%。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自2015年至今,我国在芯片制造设备上的投入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3年的进口额约为2015年进口额的35倍。          
近年来,在连番的芯片限制之下,我国芯片设备进口额明显增长,因为相关企业加大了投资力度,以求能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在美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于2023年9月1日生效之前,我国进口的芯片设备量飙升,远超此前任何一年的数据。由于荷兰光刻机厂商ASML占据了全球光刻机市场约八成的份额,因此,这一数据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从荷兰处进口额的增长,2023年12月,我国对荷兰光刻设备的进口额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00%。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的产量为3514亿块,同比2022年增长了6.9%;其中,2023年12月的产量为362亿块,同比增长34.0%。统计数据涵盖了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和专用芯片,以及传感器和芯片模块。        
与此同时,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量为2678亿块,同比减少1.8%;进口量为4795亿块,同比减少10.8%。          
这意味着,国内半导体产业已积极进入国产化进程。              

 

 

目前国内在高端芯片方面的制造能力还比较弱,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目光转向了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实现更完全的自主。


返回概述
中昊芯英收购天普股份,AI芯片公司跨界控股高分子材料企业
在近期资本市场上,AI芯片公司中昊芯英通过一系列收购行动成功获得了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天普股份的控股权。天普股份原主营传统汽车发动机附件系统软管,此次交易标志...
更多信息
中国科学家打造指甲盖大芯片,实现6G全频段通信突破!
8月27日,北京大学王兴军教授—舒浩文研究员和香港城市大学王骋教授联合团队于《自然》在线发表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研制出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
更多信息
北京君正:其芯片可应用于电力物联网
根据证券日报报道,2025年8月21日,北京君正公司在其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其研发的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物联网领域。这一声明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显示出北京君...
更多信息
0.1075s